首页

加入收藏

您现在的位置 : 首页 > 最新资讯

观察|约翰·莫尔绘画奖的年轻化与抽象化

时间:04-09 来源:最新资讯 访问次数:165

观察|约翰·莫尔绘画奖的年轻化与抽象化

自2010年“约翰·莫尔绘画奖” 引入中国以来,已举办到了第七届。4月6日,“第七届约翰·莫尔绘画奖(中国)作品展”在上海宝龙美术馆开幕。据悉,此次比赛共收到全国32个省、市、自治区的1702位艺术家提交的创作作品,这些作者有的来自艺术学院,有的是自由艺术家。其中,入围参展作品有118件,也是历届展出作品最多的一届,最终获奖者则是5位来自天南地北的八零后艺术家。 作为英国著名的艺术奖项之一,“约翰·莫尔绘画奖”成立于1957年两年一次举办的评选活动,通过匿名评审方式,以客观、民主为原则,不分年龄、职业和背景,为绘画艺术家创造了更多展示自己艺术的机会。在以往的获奖者中包括大卫·霍克尼、彼德·多依格、理查德·汉密尔顿等国际知名画家展厅现场展厅现场对于“约翰·莫尔绘画奖”,相关学者曾表示,“这是中英双方的交流平台,在当代绘画上建立对等交流机制,为中国当代艺术家提供展示的窗口,同时也反哺美术学院当代美术教育。”在这里,艺术家们以不同的视野观察世界,表达出绘画的宽泛可能性和绘画形式与技艺的探索。约翰·莫尔绘画奖基金会理事路易斯·比格斯表示:“从创设至今,约翰·莫尔绘画奖(中国) 没有所谓的刻板模式、既定教条或特定的参赛对象,而是以真正多元化的接纳方式,尊重中国艺术家的想象力与表达的多样性。十多年来是艺术家的作品质量赋予了约翰 ·莫尔绘画奖(中国)以声望,而不是由奖项来定义作品的成功。”那么,谁摘取了第七届约翰·莫尔绘画奖(中国)优胜奖?澎湃新闻了解到,年初以来,经国际评委多轮评选,五位来自天南地北的八零后艺术家脱颖而出获此殊荣。五位获奖者分别为:陈加斌(1987年生于福建泉州)、聂力(1987年生于云南宣威)、由鑫(1982年生于黑龙江大庆)、彭勇(1984年生于湖南邵阳)、金大伟(1982年生于河南周口)。主办方告诉澎湃新闻,五位获奖艺术家都不是生于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,现在都在异地打拼。而对参与本届大赛的近两千位艺术家,以及入围大赛展览的百余位艺术家的基本信息分析,同样也可以发现:现在非一线城市的年轻艺术家开始崛起,他们的成长条件也许没有一线城市优渥,但是他们更用功,对生活、对艺术,想要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洞见力的愿望更强烈。由鑫《静默时刻》其中,金大伟作品《无题F220823》运用了丙烯颜料并采用抽象的手法在帆布上展开的。颜料从笔端渗透到帆布背后,直至填满整个画布,画布的正反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却互为因果的状态。金大伟对此表示,“希望通过这样的呈现来讨论关于绘画的“时间”与“空间”问题。”而来自黑龙江大庆的由鑫的作品《静默时刻》呈现的是一种对绘画的感知。由鑫对于画作的解释为,“每个人的感知力是不同的。我的作品当观看角度从正面移动到侧面时,画面的色彩关系会发生改变,变得浑浊不清。看画时原有的心理预期受到干扰,颜料的物质性迫使我们反思观看的行为本身。”彭勇作品《一念三千No.86》艺术家彭勇的作品《一念三千No.86》则是其都市系列版画的延续,以简洁的笔触、节制的色彩、专注而重复的绘画语言,来表达艺术家的心绪和对绘画的思考。“对我而言,创作如同禅修,这种转变强化了自己对创作过程的体会。作品开始从向外寻求慢慢回归自身。当绘画不再受到形体与色彩的束缚,我体会到一种更为纯粹的愉悦。”彭勇说道。相比抽象的表达,来自福建泉州的陈加斌作品《李晓燕Lisa》则是一张肖像画。陈加斌在追求绘画语言的质量和秩序的同时,描绘出认真笃定的女友。而生于云南宣威,现工作于重庆的聂力,其作品《迷墙》描述了对于墙的理解及内心的感触。在他看来,人类最早建墙是为了得到庇护,但不知从何时开始,墙的功能从庇护变为隔离,他希望墙体的意义能够回归。聂力《迷墙》在入围作品中,亦有不少写实的,或是超现实的作品表达。其中,艺术家杨继路的《新海岸线》在结合艺术发展历程的描绘下,呈现了不同人在海边的生活状态;艺术家周洋的《乱花飞絮,自由仙风》则描绘了一个中式园林的水岸边,漫天飞絮、花瓣飘摇,带观众进入一场梦境……此外,彭雨花的作品《妥协》则将生活比喻为日复一日且重复的自动贩卖机,令人思索生活的意义;梁思婷作品《秘No.78》则隐喻了艺术家对生活中荒诞事件的关注汪庆的《形之上下--场域》则为观众提供了一个进入微型剧场的机会。杨继路《新海岸线》周洋《乱花飞絮,自由仙风》2020年是约翰·莫尔绘画奖在英国建立的第六十年,也是进入中国后的第一个十年。在谈及绘画奖在国内的十年变化时,约翰·莫尔绘画奖基金会理事凌敏说:“约翰·莫尔绘画奖是青年艺术家展现各自现代绘画的窗口。这样的展览也是一种多样性的公共教育。”梁思婷作品《秘No.78》汪庆《形之上下--场域》而对于本届展览,主办方表示,参展的作品颇多抽象化的追求,而艺术家的背景也值得人们关注。对参与本届大赛的近两千位艺术家,以及入围大赛展览的百余位艺术家的基本信息分析,同样也可以发现:现在非一线城市的年轻艺术家开始崛起,他们的成长条件也许没有一线城市优渥,但是他们更用功,对生活、对艺术,想要通过作品来表达自己洞见力的愿望更强烈。据悉,与以往相比,中西部地区艺术家对此项赛事的关注与参与已越来越高。“来自二、三线城市的艺术家的渴望性更大,而参展机会少,所以他们在参与这项赛事的热情和努力度会更强。”刘雅《符号塔罗》薛飞《精神掩体》据悉,本届大赛参赛者有以下一些特点,年龄分布从40后到00后年龄跨度长达60年。其中有1位是40后,而50后占1%,60后占3%,70后占12%,80后占33%,90后占45%,00后占6%。在这一数据中,一是赛事受到成熟艺术家的关注;二是80后90后占比最大,已成为当代绘画艺术的生力军,而00后的占比快速上升反映了又一代新人在持续跟进。此外,在此次大赛的有效报名者中,男女生比例与上一届基本一致,女性571位,占34%;男性1131位,占66%。值得思考的是,这是否是反映了从事当代绘画创作的人员结构与生态情况?展厅现场,“约翰·莫尔绘画奖”历史沿革

本信息由网络用户发布,本站只提供信息展示,内容详情请与官方联系确认。

标签 : 最新资讯